长度为6363千米的长江,是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、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我国第一大江,它一路曲折东流,干流先后流经青海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共11个省、自治区和直辖市,最后注入东海。长江是全世界的第三长河,也是中国与亚洲的第一大河。长江的地位有多高呢?长江的流域总面积达1808500平方千米,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/5。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,贡献全国超40%的GDP,是中国的经济“横轴”。长江干线航道年货运量超30亿吨,连接九省二市,承担沿江85%的煤炭和铁矿石运输。
长江流域拥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保护着超过160种特有鱼类和1/3的珍稀濒危物种。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41.3%,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。此外,长江还是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地,年供水能力超过2000亿立方米,是 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,惠及华北地区。长江经济带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依托黄金水道,促进了区域分工与产业联动。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策略不仅推动了内陆与沿海的经济一体化,还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互动与融合。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,贡献全国超40%的GDP,是中国的经济“横轴”。长江干线航道年货运量超30亿吨。
展开剩余65%历史上就被称为“江城”的武汉这座城市与长江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呢?武汉位于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处,形成了武昌、汉口和汉阳这三镇隔江鼎立的独特格局。长江在武汉境内流经150.5公里,是武汉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武汉城市的发展历史与长江的联系源远流长。早在盛唐时期,著名诗人李白就在武汉黄鹤楼里写下了“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”的诗句,这使得“江城”一名成为了武汉这座城市的代称。长江和汉江在其市中心的交汇不仅塑造了武汉的城市发展格局,还见证了武汉从古代码头集镇到近代商埠的繁荣历程。
特别是长江赋予了武汉这座城市无限活力的经济命脉。武汉是长江经济带 的核心城市,水运交通便利,物流产业发达。特别是长江大桥、武汉港等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武汉的经济发展。长江的航运和水利资源为武汉的工业、农业和商业提供了重要支撑。武汉的文化也深受长江文化的影响。长江文化在武汉得到了丰富的体现,从黄鹤楼 、晴川阁、江汉关与众多的长江大桥等标志性建筑,再到两沿四岸的江滩公园,都尽情的展示出了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此外,武汉的美食如热干面、鸭脖、武昌鱼等也都与长江紧密相关联,体现了武汉人对长江的热爱与依赖。
湖北省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。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,拥有长江段全长为1061千米,占到了长江全长的六分之一,湖北长江段而且正是位于长江流域的中心地带,具有突出的交通枢纽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。湖北省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多重重要角色和作用:湖北省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,拥有发达的水路和陆路交通网络。长江、汉江、清江等河流以及京广铁路、沪蓉高速这些重要交通干线在此交汇,形成了“九省通衢”的综合交通枢纽格局。湖北省的经济基础也比较好,特别是省会城市武汉,不仅是政治中心,也是经济中心,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区域影响力。
湖北省还在长江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升级,湖北省的沿江地区基本上形成了水清、岸绿、河畅的长江绿色生态廊道,推动了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湖北省会武汉市更配得上是长江的心脏之称。武汉位于长江与 汉江的交汇处,形成了武昌、汉口、汉阳三镇的独特格局,被誉为“ 九省通衢 ”,是中国内陆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之一。管理长江的最高机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就设置在武汉市,这些多重因素的叠加,武汉对长江沿线及周边地区都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,推动了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武汉是可以享受“长江的心脏”之称的。
发布于:湖北省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